艾灸匠心居
2018-10-19点击:
以病痛局部或病痛的反应点(有酸、麻、胀、痛、重或斑点、色变、硬变、肿胀等反应)作为穴位的一类腧穴。阿是穴的含义是由《内经》发展而来,但“阿是”这一名称首见于《千金要方》。它们是既无具体名称(所有的穴点都称阿是穴),又无固定位置(无论何处的穴点均称阿是),主治功用也不十分明确(以病情论阿是,不是以阿是论病情),但对病症的治疗有效(往往还有奇效)。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时病人有酸、麻、胀、痛、重等感觉和皮肤变化等而予以临时认定。
阿是穴主要是指无一定的名称,无固定部位,无一定的数目,无固定的治病功能,即患处、痛点、病理反应点即为该穴。哪里有病就在哪里治疗。《素问》王冰注曰:“不求穴俞,而直取居邪之处,此类皆阿是穴也”。
阿是穴是针灸或推拿医师经常选取的穴位。阿是穴的位置确定阿是穴的方法是,大夫用力按压患者,当压到最痛的一点时,患者会大叫一声“啊”,此点即是。一般认为,阿是穴是患者发病时机体任何部位出现的压痛点。按、揉阿是穴,可使局部的气血趋于畅通,对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。许多腰腿痛或肩颈痛患者都有体会,他们腰痛捶腰,腿痛捶腿,其实这就是利用阿是穴在治疗。
“阿是” 一词出于吴语,意思是“是不是?可是?”。实际上,阿是穴的意义并不只是痛处取穴,治疗方式也不仅是按揉一途。 早在唐代,著名医家孙思邈就在《备急千金要方·灸例》中对阿是穴进行了详细的描述。这说明,阿是穴不一定是“按之疼痛”之处,还包括“按之快然”之处。同时提出了可以根据病情对阿是穴进行针刺或温灸。
基于这个理论,后世医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,对阿是穴的选取方式及治疗手法做出有益补充,使阿是穴成为临床经常使用并且疗效显著的重要穴位。
目前认为,阿是穴在机体正常的状况下并不存在,它是一类在机体疾病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临时性腧穴,且随病情变化而发生变化。机体疾病状态下,寻切按压肢体可发现这些“按之疼痛”或“按之快然”的特殊反应点。它们不一定仅存在于经穴或奇穴中,可以存在于身体的任何部位。
除了按揉的手法之外,当阿是穴应用于肌肉筋骨的痛证治疗时,治疗途径多为针刺、放血等;应用于胃脘痛、腹泻等虚寒性疾病时,则多采用艾灸等方法。